三百八十七、问乡者的问候准备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风中摇摆的咸鱼字数:4236更新时间:25/10/28 19:54:44
“老郑,这一次就全靠你了,一定要给它们来一次狠的!”
建木一号太空电梯准备场,丁参谋长紧紧的握住了面前的郑国忠的手。
为了确保“问乡”计划的成功,保证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及时处置,郑国忠主动请缨,带着应急操作小组和指挥团队准备前往“问乡”平台进行近距离操控和判断。
虽说利用远程控制也可以完成,可是由于距离太远,再加上整个“问乡”模块的复杂程度和繁琐程度,指挥中心还是决定派出一支队伍驻扎在“问乡”平台上的控制中心,以便处理任何突发情况和确保任务的成功率。
“放心吧,老丁。”郑国忠用力的回握住老战友的手。
他的目光越过丁参谋长的肩头,望向远处直插云霄的建木一号电梯基座,那粗壮的线缆在晨曦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就仿佛一道刺向天际的标枪。
“只要“问乡”平台还在轨道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把这份“问候”,结结实实地砸在那些杂碎的脑袋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无比的自信和坚定。
丁参谋长重重点头,不再多言,只是用力拍了拍郑国忠穿着全覆式外骨骼的手臂,那是信任与托付的节拍。
郑国忠转身,面向身后整齐列队的六十二名队员,他们由专业的操作人员和指挥辅助人员组成,同样身着最新型的“愚公”戊丁型全覆式外骨骼。
这些特殊的服装就像是太空服和外骨骼的结合体,全身覆盖着特殊的流线型的装甲,关节处有着精密的液压传动结构,背后是集成的生命维持与动力单元。
深灰色的涂装和面部全覆式面罩此刻反射着阳光,看不清表情,只有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登梯。”郑国忠简洁地命令道。
“是!”
没有多余的应答,六十三人分成三组,高效而沉默地进入了早已准备就绪的专用载人电梯厢体。
厢体内部不同于以往的型号,没有座椅,四周是坚固的缓冲结构和固定模块,内壁布满了各种接口和指示灯。
郑国忠所在的首梯位于最前面,随着厚重的气密门缓缓关闭,内部照明系统逐渐亮了起来。
“建木一号,任务小组准备完毕,请求发车。”他通过外骨骼内置的通讯系统直接与指挥塔台联系。
“权限确认,批准发车。”
“祝你们一路顺风。”
“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发车!”
低沉的电磁加速嗡鸣声透过头盔传入耳中,带着一种撼动内脏的深沉力量感。
一股强大的过载重力将郑国忠和他的队员们牢牢压在带有缓冲功能的舱壁上。
“愚公”外骨骼内置的平衡系统和肌肉辅助系统立刻启动,有效抵消了大部分不适感,确保了乘员在高速上升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身体稳定。
厢体沿着粗壮的线缆,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撕裂大气,冲向天际。
通过厢体侧面加强过的观察窗,郑国忠俯瞰着脚下飞速远离的大地。
首先是建木一号基地本身迅速缩小,紧接着,辽阔的三号大陆画卷在眼前铺开。
他看到了那片被誉为“生命动脉”的三期长河水利工程,在阳光的照耀下,蜿蜒盘踞在大陆之上,将宝贵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渴的土地。
曾经荒芜的区域,被一片片规整的绿色斑块点缀,那是曾经的核心农业区,特殊育种的速生植物被种植在那里,配合净化土壤中残留的污染。
按照农科院的说法,至少需要三到四次轮植,才能将土壤里面的污染降低到安全的范围以内,到时候才有恢复自然农业的可能。
尽管从这高度看去,绿色显得有些稀疏和斑驳,却代表了东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意志。
更远处,大量新建的工地隐约可见,无数工程机械在其中穿梭,新的防御工事、能源节点、生产基地正在日夜不停地扩建之中。
然而,太空电梯的高度越来越高后,景象便陡然一变。
在三号大陆上空,云层极为稀薄,整个大陆上方几乎没有多少厚重的云层。
可视线移向遥远的四号、五号大陆方向,厚重仿佛凝固了的漆黑云层笼罩住了很大的范围。
那云层的厚重阴沉,与三号大陆这边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即便是透过观察窗,似乎也能感受到那黑云之下哗哗啦啦的水声。
郑国忠不由的想起前几天看到的另外两块大陆的信息,长时间的大暴雨,他们那边已经有很多地方出现了大洪水。
尤其是二号大陆,由于引爆星球之疮带来的污染更是随着洪水泛滥开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如果这个状态持续下去,恐怕二号大陆绝收的状态会持续很久。
该死的异族!
郑国忠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这时,从通讯器中传来的惊呼声打断了他的思维。
“那就是......敌人老巢的力场吗?”通讯频道里,一个年轻队员的声音带着一丝震颤。
此时电梯的观察窗已经关闭,换成了巨大的显示屏幕,屏幕上是从太空中观察到的四号和五号大陆。
两块大陆被不可视力场所包裹,就仿佛是两个巨大的旋涡一样,一个漆黑的没有任何光线透出,另一个则全部都是马赛克。
“都看清楚了!”郑国忠果断开口,“那就是我们要掀翻的东西,记住这片景象,它会提醒我们,为何而来,为何而战。”
频道内陷入一片沉默,只有电梯上升带来的微弱震动和机械噪音。
每一位队员都凝望着屏幕上的图像,将那份压抑转化为眼底燃烧的火焰。
得益于“愚公”外骨骼的卓越性能和新型电梯的高速,上升过程比预想中更加平稳和迅速。
约半小时后,过载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妙的失重前兆,厢体开始减速,最终伴随着一声轻微的撞击和锁止声,彻底稳定下来。
【电梯对接成功,前移至准备区域。】
【气压平衡中...】
【平衡完毕。】
【欢迎抵达建木空间站,郑将军。】
【路径已经规划完毕,请根据指示前往预订区域。】
九章的电子音在厢体内响起,他们头盔上的显示屏幕也亮起了前进路线和注意事项。
电梯的气密门再次开启,眼前的景象已然不同。
他们已身处位于同步轨道的建木空间站核心对接舱。
这里结构复杂,透过巨大的舷窗,能看到下方中夹杂着褐黄与绿红的星球弧线,以及漆黑深邃、繁星点点的宇宙背景。
“列队,按屏幕上指示的路线,前往“问乡”平台连接通道,注意安全,这里已经是太空之中。”郑国忠下令。
固定住他们的机械装置随之解开,封闭式头盔开启,所有人都缓缓的漂浮起来。
郑国忠的身子晃了晃,当了一辈子空军,几乎指挥过东国所有的空中装备的他还是第一次进入太空,一时间居然有点不适应。
“这感觉真奇妙,和训练完全不一样啊。”他笑着说道。
“大家启动磁力靴,别飞出去就丢人了。”说着他用双手一撑,利用反作用力落在地板上,牢牢的吸附在地上。
随后,郑国忠率先迈步,脚下特制的磁力靴与金属地板接触,发出沉稳的“咔哒”声,确保了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稳定行走。
队员们紧随其后,通过一条长达十来米的强化柔性连接通道,队伍正式踏上了“问乡”平台的基础框架。
眼前的景象,堪称一座太空中的巨型钢铁工地。
平台的主体框架由粗大的合金梁柱和特殊箱体构成,纵横交错,延伸向视野的尽头。
大量的工程人员,同样穿着具备磁力靴和生命维持系统的轻便太空服,如同工蚁般忙碌着。
大型工程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进行着构件的吊装、焊接和固定。
电焊的弧光在真空中无声地闪耀,如同节日的烟火,却带着冰冷的工业美感。
平台上方最为显眼的,是固定在核心区域的那艘特制太空船。
它被巧妙地整合进平台结构,船体经过了大幅改造,加装了多个外部接口和大型通讯阵列,那里将是整个“问乡”计划的大脑与主控制中心。
而在平台下方,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正在紧张施工中,那是计划中的巨型能量线圈和粒子加速发射装置的基座。
无数粗大的超导缆线缆正在一一连接,工人们顶着诸多不便在真空和失重环境下,一点点地将这个足以撼动大陆的武器系统组装起来。
“报告郑将军,“问乡”平台总指挥王磊向您报到。”一名同样穿着特制外骨骼的中年军官漂浮过来,随后利用磁力靴固定好自己,向郑国忠敬礼。
他的脸上带着长期辛劳和极端环境下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王总指挥,辛苦了。”郑国忠回礼,“情况如何?”
“一切按超预期进度推进。”王磊语气中带着自豪。
“平台主体结构强化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五,十二艘姿态控制备用推进飞船已固定就位六艘,剩余六艘将在未来两周内完成安装和调试。”
“下方的能量线圈基座和加速轨道正在铺设,最关键的“周髀一号”分离主机已经运抵控制中心,正在紧张接入平台总控网络。”
“届时将成为“问乡”平台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辅助指挥中心完成整个任务。”
他指向那艘被改造的太空船:“您的指挥席部已经准备好,应急操作小组的进驻区域也已安排妥当,生命保障系统已经全面上线。”
郑国忠抬头,目光扫过这繁忙而庞大的工地。
他看到巨大的“蒲公英”单元运输箱被机械臂从建木空间站方向转运过来,看到工人们如何利用太空作业平台,将这些“棒棒糖”精准地安置在预定位置,然后远程激活展开程序。
一朵朵的“金属蒲公英”在平台周围次第绽放。
而为了不引起下方异族的提前发现,除了内层的“蒲公英”单元会提前完成全部铺设,外部大部分的单元只会安装到预定位置,但不会完全展开。
只有等到所有的单元全部安装完毕,计划开启的时候,它们才会全部开启。
到时候这朵太空中的“金属蒲公英”的体积将扩大至少几十倍,甚至可以在地面上直接观察到。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郑国忠问道,尽管他知道答案。
王磊的表情严肃起来:“根据指挥中心对四号大陆虫族活动规律的持续监测和九章的模型推算,距离它们下一次积聚足够兵力发动大规模攻击,窗口期大约是三个月。”
“如果没有意外,虫族将在三个月内完成下一批虫群的准备,到时候就会发动新的攻势。”
“按照指挥中心的预案,“问乡”行动将借着异族再一次发动大攻击的时机发动,同时对下方异族部队和虫群发动毁灭性的打击。”
“即便是没有达成破坏力场的预期,也能对新的敌军造成致命的打击,并且起到足够的威慑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完成“问乡”平台的全部建造、集成和测试工作。”
三个月。
九十地球日。
在这孤立于星球之外的轨道上,完成这史无前例的超级系统。
郑国忠深吸一口气,太空站内循环的空气带着一股特有的金属和臭氧的味道。
“足够了。”他沉声道,目光再次投向舷窗外的星球,以及那两块被力场笼罩的大陆。
“告诉所有参建人员,我们不仅仅要快,还要稳,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绝对不能出现哪怕任何的纰漏。”
“我们的机会很可能只有这一次,短时间内很难再完成这样一个平台,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他转向自己的队员们,“同志们,从此刻起,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各就各位,投入工作,我们要确保在敌人露头的那一刻,“问乡”能发出我们最响亮、最彻底的问候!”
“是!”六十二个声音,如同一个声音,在这太空基地中轰然回应。